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先进典型
平凡的岗位 无悔的青春
记刚察县人民法院刑庭庭长、优秀法官-于艳
作者:张智民  发布时间:2016-11-14 16:49:12 打印 字号: | |
  于艳,刚察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一级法官。1986年参加工作,1992年调入法院工作。于艳同志从事法院工作以来,她凭着对法官职业的忠诚热爱,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秉公执法,忘我工作,认真办理案件。被多次评为全县优秀公务员,多次荣获全州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

  一、严以律己,信念是基础。

  于艳同志多年的法官经历铸就她正直、机智的性格。她深知,自己手中的审判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她只能用手中的权力来保卫人民的安宁。自从调入法院工作后,于艳同志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作为一名刑事庭的法官,运用法律武器打击犯罪,惩罚邪恶是她的职责。她一方面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恪尽职守,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刑事审判庭只有她和一名书记员,在人少案多的情况下,她不断更新司法理念,重新认识公正与效率的辨证关系,最大限度地争取使每起案件在法定的最短期限内审结。为准确、及时、有效地惩罚犯罪,做到审判及时、结果公正。对公诉案件实际“三个当天”,既当天审查立案、当天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当天确定开庭时间。办案期限明显缩短,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期限平均为16天,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期限平均为9天,在加快办案速度的同时,严格执行程序法和实体法,坚决杜绝急功近利的做法,没有因为强调案件质量而省略必要的程序和质量保障环节。

  二、大爱无私,执著是原则。

  刑事审判庭同时也是少年审判庭,为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于艳同志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全力开展了延伸服务。建立了维权中心,向未成年人提供维权服务,开通了青少年维权热线电话,设立了青少年维权信箱,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援助,解答法律咨询电话;针对未成年权益保护及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并与新闻单位一道开辟了法制专栏,定期刊登法院和社会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以及那些悔过自新,走向勤劳致富,努力回报社会的少年犯典型的材料;还通过选择典型案例在学校举办模拟法庭,举行法制讲座,通过以案讲法的形式向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近年以来,先后举办法制讲座、模拟法庭20余次,使一万多名未成年人受到了教育。

  三、勤学苦练,知识是保障。

  作为一名党员,在政治上,于艳同志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通过多年来对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深刻领会,她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修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公正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在每次严打整治斗争中,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的大局,她在保证审判质量的同时,还争取使案件审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就案办案。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中,如果民事部分处理不好,极易引起被害人或其家属的激烈情绪,激化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对此类案件,她总是提醒自己要做好当事人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于艳同志在办案中,牢记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不惧辛苦,不怕麻烦,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她总是冲锋在前面,并且她能平等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来访的群众,她热忱地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真诚的为他们排忧解难,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懂法的牧民群众,她更是十分耐心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

  四、公正办案,廉洁是根本。

  在工作中,于艳同志严格执行法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始终拒说情,拒吃请,拒收当事人的一切财物,坚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秉公执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一次,她主审了一起盗窃案。她的同学是被告人的亲戚。一天晚上,同学专程上门说情,要求看在同学的面子上,判处被告人缓刑。面对挚友企盼的目光,她耐心地解释:“你应该理解我的工作。办案是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科学量刑判处。假如枉法裁判,岂不是知法犯法?”听完这些话,老同学拂袖而去。审判结果出来后,这位同学的亲戚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在友情、亲情与法律之间,她执著坚定的是一个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忠诚维护的是法律的神圣与尊严。多年来,类似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但她常说:“既然我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对得起自己胸前的天平。自从她参加工作以来,从来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于艳同志坚持真心真意为民,廉洁勤政得民,公正司法利民,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在审判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同时我们坚信,在往后的工作中,于艳同志会坚持实践“立法为公 司法为民”的宗旨,在人民的审判事业中依然全力以赴而又永不懈怠。
来源:办公室
责任编辑: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