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刚察县法院始终聚焦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要求干警牢固树立“把每一起案件办好就是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理念,通过案件审判质量、质效的提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群众司法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刚察法院以深化“作风建设年”为切入口,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党组书记、院长王晏红率先垂范,与法官工作室法官多次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交流,解决群众困难问题。
接访过程中,王晏红院长耐心细致地倾听群众们的诉求,详细记录群众们反映的意见和要求,与法官共同梳理矛盾纠纷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从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方面解答了群众们的疑惑和法律咨询,经过坦诚的交流,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在平时的工作中,王晏红院长经常主动接访当事人,认真细致听取当事人的诉求,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及对案件审理、执行的意见,进行了耐心地解答,并从情理上为当事人疏通心结,结合案情从法、理、情多方面进行释法说理,经过释法明理,当事人们一致表示相信法院的处理,理解并支持法院的工作,并对法院的诚恳态度表示感谢。
“法院效率太高了,你们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谢谢!”
前不久,刚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干警接到当事人咨询诉讼的电话。经了解得知当事人与被告周某某侵权责任纠纷欲诉至法院,但因当事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无法到法院立案。为了方便群众诉讼,立案庭庭长杨毛措当即决定上门立案,并电话通知当事人准备好相关材料在家等候。干警们驱车50多公里到刚察县沙流河镇潘保村夏季草场当事人家中,核实当事人身份,为其讲解诉讼须知、当事人权利义务等相关内容,通过耐心讲解指导,当场完成了签字、缴费等环节,帮助当事人顺利办理了立案相关手续。
杨毛措表示,由于刚察县地广人稀,牧民们居住比较分散,加之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部分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不能到现场办理诉讼相关事项,办好这些案件不能满足于坐堂办案,必须靠前一步,突出主动作为,把办好群众的事和审理好案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近年来,“送达难”已成为制约当事人诉讼权利实现和审判质效提升的一大难题,为破解送达难,刚察法院结合“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专门成立负责全院民商事案件诉前法律文书的送达工作的送达团队,采用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等送达方式进行“并列式”送达,将送达流程缩短,并对当事人涉诉案件集约送达,穷尽送达方式,实现准确高效送达。同时结合传统入户送达方式的特点,在送达过程中注重以案释法,针对牧区法律意识匮乏、诉讼活动缺少正确认识的当事人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
这些仅是刚察法院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一个缩影。刚察县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多种形式推出为民利民惠民便民的实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时刻感受到法律保护,多措并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党领导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