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刚察县人民法院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2-27 18:14:17 打印 字号: | |


2023年,我法院在县委的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的监督和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审判执行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法治刚察、平安刚察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现将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

  1.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任务,2023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8次。

  2.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全面贯彻政法工作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开展审务督查,落实司法责任制,组织全体干警每月填报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系统,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政绩考核体系,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3.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大力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常态化开展质效双优活动评先选优,涌现出全州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全州“维护青少年维权岗”先进集体等一批先进典型。

  (二)强化服务大局,筑牢司法基石

1.宽严相济打造“平安刚察”。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违法犯罪,通过司法审判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023年累计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6件,判处罪犯54,结案率为94.4%。通过巡回审判审理12案件。

  2.重拳出击擦亮“执行工作”。明确法院执行职能定位,在常态化开展执行亮剑、涉中小微企业债权案件等集中执行行动的基础上,加大执行力度,在全县开展“助企暖企”集中执行专项行动,重点清理涉民生、涉金融企业、涉农村集体利益受损执行案件。2023年累计执结案件335件,执行到位金额2911.4340万元,拘传被执行人11人次,执行质效长期位列全州法院第1名。才某某申请执行晒某某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入选全省执行典型案例。

  3.府院联动共建“法治刚察”。严格落实行政应诉工作规则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强改进涉企行政案件涉案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2023年累计审理行政案件1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开展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庭审观摩5场200人次,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三)强化司法为民,促进社会治理

1.全面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强化多元解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作用。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北州监管分局、还被会走银行业协会及刚察县各金融机构成立刚察县金融纠纷调解工作站。协同县交警队联合设立“道交共享法庭”,构建“简单交通事故当场调、疑难复杂协同调、立案诉讼就地办”的基层一站式、递进式解纠化纷体系。2023年以来,发挥诉前调解工作机制促成411起案件诉前化解,实现在法庭之外握手言和。升级改造互联网法庭,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审判”新模式,2023年累计网上立案560件,互联网庭审13件,线上调解63件,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指尖”完成“全流程”诉讼,确保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2.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与县发改委、金融机构等部门对接力度,构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大数据中心”。对辖区企业涉法涉诉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涉诉集中的企业及时研判预警并报告政府,妥善化解相关劳务合同、买卖合同系列纠纷案件109件,涉案标的872.2502万元。

  3.深度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坚持调判结合,精准化解村民与村集体的利益冲突,保障农村纠纷化解,助力乡村振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实信访维稳责任,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彻底化解信访要案难案,开展院长接待日活动,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问题的产生。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为构建与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强化改革创新,拓宽司法路径

  1.护航青海湖水域生态保护。充分发挥沿湖的地理优势,积极把握发展机遇,超前谋划,大胆创新,宣传教育非法狩猎野生动物、非法捕捞水产品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加大部门间的协调联动,进一步畅通在执法、司法工作中的衔接,努力打造保障青海湖水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典范。

  2.深入开展多样执行工作。为将执行难题化解在前端,前移执行工作,不断加强执行权监督制约,规范执行行为,切实提高执行工作规范化水平,推动实现执行案件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案件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诉讼门槛不断降低,诉讼费用大幅下调,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急剧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导致执法办案良性循环压力增大,在推动衍生案件治理、提高案件质量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

  二是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法官的政治素质有待提升,司法理念和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办案中有时过度强调审判工作专业性,对案件办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没有做到有机统一。

  三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需要继续完善。个别干警有时缺少冲锋在前的勇气和敢打必胜的决心。工作推进起来过于慎重,过分依赖成熟经验、上级政策,结合实际破解循环堵点、改革痛点、发展短板、民生难点的新招硬招实招不多,导致改革不彻底,不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标。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坚持服务大局。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研究,找准找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司法实践的结合点,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抓实抓牢主责主业,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进一步坚持人民至上。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以“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创建为牵引,聚焦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涉民生案件审理、提升办案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和各类民商事主体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进一步提高审执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法律法规,在案件审理执行中正确适用法律。做到庭审规范、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判后释法规范,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责任编辑:车占珞